勐库十三先生 | 对话乐道-网茶会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

勐库十三先生 | 对话乐道

2023-02-19 20:10 69
一、为什么说“乐道,让人津津乐道”?


很简单,因为匠心。我认为“匠心”也是道展现的一种方式,古域的每一款古茶,都是古域的作品,因为古域赋予它们以温度,以精神,以情怀,最重要的以匠心!透过他们告诉茶人:古域眼中古茶的世界,心中古茶的滋味,所倡导的古茶生活,所珍惜的古茶,在意的古茶…… 也有人问过为什么要以“三古”(古茶、古法、古味)的方式展现? 其实“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,最珍贵不能替代的,只有一个字——人,人有情怀,有信念,有态度,所以没有想所当然,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,仍然做到最好,世界在吵杂,匠人的内心,必须是安定的,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,我得先成就它,它才可能成就我”!

好原料加好工艺制成的乐道,必然让人津津乐道。

图片


二、“快乐相伴,大道不远”,这是对乐道的最佳诠释吗?

快乐相伴,大道不远。这才是对于乐道最贴切的诠释。什么是“大道”?对于茶人来说,就是交一份完美的茶作品。何谓完美? 当茶汤入口,舌尖为之颤动,喉咙为之鼓舞,心灵为之折服,那它只能算是一件好作品,如果直接跳过眼耳口鼻舌,直抵人的内心,那它就能算得上一件完美的作品! 为此,多年以来,精益求精,以茶为乐,精选云南小区域,高海拔的高山大树茶,遵循古法制茶工艺,制作纯一无杂的古树茶,遵循自然,顺应自然的古法传承。 也为此,古域赋予古茶以温度,以精神,以情怀,最重要的以匠心!透过他们向茶人分享:古域眼中古茶的世界,心中古茶的滋味,所倡导的古茶生活,所珍惜的古茶,在意的古茶…… 这些路,走起来都颇为曲折,但制茶人乐在其中,以茶为师的路上,常常会有“温故而知新”的惊喜;以茶为友的路上,常常会有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的感慨,乐为茶道的路上,也常常唯有“积跬步以致千里”的信仰。


三、如何综合的品鉴一款茶?

看茶饼


先看茶饼,看看是否春茶,春茶茶面上一般会有一些黄片叶子,找找有没有“马蹄”,春茶的芽和叶比秋茶肥一点,秋茶茶面条索感会比春茶强,看起来很顺的样子,条索会比春茶长而显细,秋茶没有黄片,表面也很干净。看是否有洒面的问题,洒面的茶要注意是否一口料,如果不是一口料就坚决舍弃,品也没必要了。


闻气味


闻茶饼的气味,好的茶会有干香气,而且靠近鼻子闻的时候,会感觉到一种压鼻的气息。不能有一些异味,如有异味,就要马上和店家沟通讨论,十分留意是什么问题,后续的品饮提高也要提高警惕。


冲泡注意


冲泡时候,注意店家投茶量是否合理(一般120cc盖碗7-8g),要求店家用盖碗冲泡,茶海要用玻璃的以供观汤色。洗茶两次后,可以拿起茶海,甩几下等温度降下来后,闻闻茶海的香气,好茶会有甜甜的花蜜香,而普通一点的有墨香,如果什么都闻不到,那茶好不到那里去了。


观茶汤


洗茶后第一泡,注意观察茶海里汤色是否透亮,好的汤色应该是非常透亮,感觉像是一个整体,新茶颜色浅黄色。汤色浑浊,茶好不到哪去。


到重点了,品饮时的口感关注细节:;品饮的温度不宜过高,过高烫嘴,品不出口感,应当拿起杯子先靠近鼻子闻闻汤上的香气,一些有飘香的茶可以闻到香感,如果闻不到也没关系,这点不做要求。然后轻吹吹茶汤,待温度降下来后入口品饮。


品一泡


先泯一小口,大约茶杯的1/3,第一感要判断,是否舌头前段涩口,如果入口很涩,看看茶汤吞下去后有无生津以化涩,如果吞干净茶汤,再吞干净口水,无生津且涩感强,此茶多数是台地茶。


感苦涩


还是关注涩度,如果仅舌头前端涩,后端不涩,舌面涩的面积仅在前端,而且有生津化涩,则此茶可以关注其他表现,如果整个舌面都涩,化不掉的感觉就是舌面和上颚摩擦感很强,你可以吞干净口水和别人说话,如果感觉口干舌燥,则此茶多为台地茶。

体会回甘


后续关注回甘,回甘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,我认为包括:舌面感觉、舌头两侧的感觉、舌头根部感觉和舌头底部的感觉。一般的茶多数是舌底有回甘,舌底回甘强烈也是很不错的一个茶。如果舌底和舌头两侧,腮部位置出口水,则这个茶品质较优,属乔木类的老树茶范围。如果舌根甚至延伸到喉咙处有感觉,那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喉韵,一般情况要树龄上100年的茶才会有此喉韵,能同时有舌面生津化涩,涩度面积少且低,舌底鸣泉,舌头两侧有感觉,及喉韵深的表现,同时具备这几点口感,此茶应该有100-200年及以上树龄。


体会喉韵


还是关注回甘,有些好茶,能达到口齿留香效果。那就是品饮几杯以后,感觉牙齿缝会有茶汤残留感,而实际上以吞干净茶汤了,说话时感觉牙齿缝有香气飘出,这是一款很好的茶。而且多为柔度较好的茶,刚猛的茶我没遇到过,本人藏有南糯山的一款古树,就有口齿留香的效果。


还是回甘,有喉韵的茶,饮后喉咙留有茶香,打嗝的时候感觉喉咙里香气溢出,或者饮后吞口水,喉咙也会有类似吞茶的感觉。


闷后品


在品饮过程中,时刻关注店家泡茶的手法是否标准,有无刻意减少闷泡时间,有需要的情况下,刻意让店家把水重新烧开,然后闷茶1分钟,再品,好茶不怕闷,闷茶是品饮缺点的好办法。市面上要能找到不怕闷的茶,极少了。。。


图片


微信扫码关注

网茶会—汇集云南临沧精品好茶—古域茶业官网

地址: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宏实园9栋902   电话: 13708712909

投资方 © 2023-2025 临沧古域茶业有限公司

客服电话
13708712909
联系微信

微信添加好友咨询
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